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我大学毕业之前几个月,大地唱片公司出了一盘磁带,和我以前听过的都不一样。
 
从前,内地流行乐的创作者大都是职业音乐人。虽然有例外,不成气候。
 
这张专辑不同。10 首歌,6 位作者,都是和我一样的大学生或者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,没有一个专业学音乐的。
 
这些歌曲,写的是我熟悉的校园生活。毕业前伤感迷惘的我,听了倍感亲切,顿时生出结交这些歌曲创作者的冲动。
 
我那时也写过几首歌。听完这张《校园民谣1》,我知道音乐这条路自己是走不通了。
 
差距太大。
 
从选题、意境、技法、文学性,到音乐性,差了不是一点半点。
 
最让我绝望的,是一个叫高晓松的清华辍学生。他的歌,只能是神握着他的手写出来的。
 
开篇《同桌的你》就把我听呆了。这是可以和罗大佑《光阴的故事》比肩的作品啊。
 
很多人体验过的少年时代那种朦朦胧胧的感情,晓松写活了。多年以后,想起当年的那个女孩,有一点不甘,有一点怀念,多么美好的感觉。
 
这就是人人心中有,个个笔下无。这种情绪,我们可以意会,但极少有人能用这样独特的方式细腻地表现出来。晓松写歌词真的是天才。
 
从音乐上讲,高晓松也出手不凡。在这首歌之前我只知道大三、小三、属七和弦。《同桌》开篇的挂二和弦原来那么好听。六拍子的旋律由老狼温暖治愈的嗓音不慌不忙地唱出来,摇摇摆摆,像青春的脚步。
 
从那时候起追高晓松的作品。
 
后来这个比我大两岁的男人,凭着自幼饱读诗书的底蕴和持续旺盛的创作力,写了书,拍了电影,办图书馆,做脱口秀指点江山,举重若轻。只要是跟文化沾边的事,大紧哥好像无所不能。
 
不管什么时候,他写的歌没有让我失望过。从歌词到旋律,大紧哥都当得起文青翘楚这个头衔。套用冯唐的说法,高晓松的作品都在那根金线之上。
 
一直想写高晓松。没有动笔是因为很多人已经写过他了。微信朋友圈每隔几个月总会有人贴出关于他的文章,每次都是几万、十几万的阅读量,哪怕只是在炒冷饭,哪怕是同样的文章改几个字又发一遍。
 
我们关注高晓松,因为他代表了那白衣飘飘的年代,那个充满理想主义,听得见自行车铃声的纯真年代。
 
~~~~
 
童年的高晓松(右)和妹妹
 
高晓松的童年从七岁起在北京度过。他的作品和访谈满满地透出北京孩子的自信,那种胸有成竹,没有坎儿过不去的信心。不是开地图炮,我认识的北京朋友确实都有这个特点。
 
但晓松以北京为主题的歌不多。老狼唱的《一个北京人在北京》是一首,还有就是他自己唱的《旧的童年》。这两首歌都收在他 2012 年发行的《万物生长》合辑。
 
前一首,不知道是不是有向 Sting 的《一个英国人在纽约》致敬的意思。后一首,明显是在问候罗大佑的《童年》了。
 
把这两首《童年》放在一起比比,挺有意思。
 
罗大佑和高晓松,一南一北,一资一社。大佑哥的童年,是懵懂的、火热的、快乐的。晓松的童年,是敏感的、寒冷的、孤独的。相同的是,他们都简单天真,都有过没有结果的暗恋。
 
晓松为何称自己的童年为“旧的”?
 
在他上幼儿园、小学的年代,中国是一个和今天完全不一样的社会。
 
那时候我们还在讲以阶级斗争为纲,还没有流行音乐,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一样匮乏,每天中午收音机里的评书连播是我们的主要娱乐方式。
 
八十年代是一道分水岭。在那以后出生长大的孩子,有肉吃有书看有歌听。他们可能难以想象晓松这样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们的童年。
 
~~~~
 
《旧的童年》里没有出现“北京”二字,但它确确实实是关于北京的。
 
它描写的是北京大院里的生活场景,还充分体现了北京话的发音特点。
 
先说儿化音。
 
第一段和最后一段,高晓松在每句的末尾都安排了儿化音,京味扑面而来:
 
进了一扇大铁门儿
穿过一片小树林儿
爸爸妈妈陪着我堆雪人儿
妹妹抱着酸奶瓶儿
远处传来下课铃儿
那根烟囱安静得像一根烟儿
…...
我还住在那个院儿
只是没有了伙伴儿
我的窗户整天都拉着帘儿
又是一个下雪天儿
我一个人站在那儿
想着想着竖起领子点一根烟儿
 
还有吞音。
 
大家知道北京人说话爱连读,比如“胸是炒鸡蛋”(西红柿炒鸡蛋)、“装垫儿台”(中央电视台)。
 
在这首歌里反复出现的“那”字,很多时候发“内”音(比如“内根”、“内串”)。
 
为什么?据语言学家讲,“内”是“那一”两字的连读。所以,“内根”就是“那一根”,“内串”就是“那一串”。
 
~~~~
 
诗歌,要用最精炼的字句,创造最丰富的意象,激发读者的联想。好的诗歌,让人浮想联翩,意犹未尽,常读常新。
 
高晓松的这首歌词,不止是极富画面感,简直就是让人看了一部 MTV:
 
进了一扇大铁门儿
穿过一片小树林儿
 
这是幼年的高晓松在领着我们一路走一路看。读这两句的时候,有没有感觉到镜头的移动?
 
如果换成我,可能会写出“高高的铁门儿守着大院儿,茂密的树林连成片儿”这样的东北二人转味儿,不但俗,镜头的移动感也没有了。
 
高下立判。
 
爸爸妈妈陪着我堆雪人儿
 
为什么是爸爸妈妈陪着?言外之意:作者没有很多小伙伴。他的童年是孤单的。
 
为什么是堆雪人而不是滑滑梯?
 
四季是有个性的。想要暗示一个人孤独凄凉,只需要把场景放到秋天(比如许巍《我的秋天》)或冬天(比如郁冬《北京的冬天》)。
 
高手写歌,不会有多余的字。
 
妹妹抱着酸奶瓶儿
 
抱,不是握。
 
对小女孩来说,酸奶瓶太硕大,只能双手抱着。多生动的画面。
 
音乐天赋超人的高晓松,对声音一定是敏感的。所以,接下来几句都是关于声音。
 
远处传来下课铃儿
 
下课铃,说明作者玩的时候是学校上课时间,大概率他还没到上小学的年纪。如果是写“上课铃”,这个信息就没有了。
 
那根烟囱安静得像一根烟儿
 
“安静”不是形容声音的吗?烟囱怎么会出声呢?
 
说烟囱安静,实际上是稳定的意思,是不是有“大漠孤烟直”的意境?
 
那串浏阳河的鞭炮清脆地响啊
 
“浏阳河”这几个字不是随意选的。从这个牌子可以判断出时间在建国后到七十年代。为什么?了解一下《浏阳河》这首歌的背景。如果换成“熊猫”、“大中华”之类,就失去了强烈的时代感。
 
那个戴眼镜的少年静静长大
 
我从这里读到的是孤单。
 
那些做不完的作业多简单啊
 
简单还做不完,一定是单调重复,难熬。你小时候,有没有过生字抄写一百遍的经历?
 
后来没了老师,没人考试,多难啊
 
停课闹革命?原来这是文革年代。
 
我有颗蓝色的弹球
 
这么小一件事也值得一提,是因为别的小朋友没有蓝色的弹球。短短一句话,提醒我们那是个物质贫乏的年代。
 
我的右手插着兜
我骑着车超过你们,不回头
 
简单的工具/玩具,那时的孩子们也能玩得开心。寥寥数语,得意之情溢于言表。
 
院儿里漂亮的小妞
我没拉过她的手
可她每次遇见我
都那么害羞
 
要是不想拉,怎么还会惦记有没有拉过呢?
 
但晓松不说“我想要拉她的手”。说穿了就没诗意了。诗,就是要留一点工作给读者,让他们从破译作者意图的过程中获得阅读的快感。
 
那串自行车的铃声清脆地响啊
那个不扶把的少年终于长大
 
又是关于声音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声音。自行车铃,唤醒的是上个世纪的记忆。
 
那个天黑关门的老张多简单啊
后来没了老张,没人站岗,多难啊
 
又见孤独。
 
我还住在那个院儿
只是没有了伙伴儿
 
孤独,还是孤独。
 
我的窗户整天都拉着帘儿
 
不但孤独,简直自闭了。
 
又是一个下雪天儿
我一个人站在那儿
想着想着竖起领子
点一根烟儿
 
这天地间无处可遁的孤独。
 
这首歌词没有高晓松作品中常见的那些抒情桥段,没有排比,没有大悲大喜,没有煽情,只有静静的叙述、白描,但是一样地触动人心。
 
这是诗的力量。
 
~~~~
 
欣赏完歌词,咱们再来讲讲音乐。
 
这首歌是 Eb 大调,4/4 拍,每分钟 75 拍。音域从低音 5(Bb)到高音 3(g1)。
 
歌曲伴奏非常简单,从头到尾只有两把吉他:一把分解和弦,还有一把弹节奏和少量主音。
 
但简单不等于简陋。
 
请听《旧的童年》吉他伴奏。
 
 
演奏时,变调夹夹 3 品,按 C 大调指法。下面我们分段讲解一下。
 
《旧的童年》吉他谱第一页:
前奏
 
前奏 4 小节,每小节换一个和弦,分别是 C,G6,Fmaj7,和 C(为方便演奏和讲解,这里的和弦名称是变调前的。比如说 C,就是变调夹 3 品加 C 和弦的指法,实际音高是 Eb 和弦)。以下同样假设这是一首 C 大调的歌曲,不再一一指出。
 
节奏型:以带切分的 16 分音符为主;如果把每小节分为两半,每一半 8 个 16 分音符,可以理解为第 4 和第 5 两个音符合并在一起演奏。
 
演奏时注意切分的感觉,还有重音:把 8 个 16 分音符分成 3 + 5 两组,每组的第一个音要弹得重一点,“重轻轻重~轻轻轻”。
 
这个节奏型应该练习到可以下意识无错弹奏的程度。
 
所谓无错,是指所有音符、节奏、和重音都正确。
 
下意识,是指不用全神贯注也能弹好。大脑想到某个小节,手指就能自动执行。到了这个程度才有可能开始弹唱。
 
第二个和弦 G6,是在 G 大三和弦的根音、三音、五音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六音(从根音开始数大六度)构成的:GBDE(5723)。
 
这个和弦也可以看成 Em7 和弦(3572)的转位。而 Em7 是 C 大调的关系小调 A 小调的一个常用和弦。所以,这里用 G6 而不是常用的 G 或者 G7,有从大调转关系小调的感觉。
 
如果单独演奏 G6,大家可能会参照 G 和弦的指法,用中指按 6 弦。
 
但这里是从 C 换到 G6。本着减少不必要的手指运动的原则,建议大家用无名指按 6 弦,小指按 2 弦。这样,在上一小节结束时无名指只需轻轻从 5 弦平移到 6 弦即可。从 C 到 G6 的过渡,需要练习到平滑无杂音。
 
第三小节的和弦 Fmaj7 对吉他初学者会比较难一点。这是一个大七和弦,就是在 F 大三和弦的上方再加一个大三度(4613)---- 属七和弦是在大三和弦上方加一个小三度。
 
我们也可以把 Fmaj7 分拆成 F 大三和弦(461)加 A 小三和弦(613)。后者是 C 大调关系小调 A 小调的主和弦,所以这个和弦比较柔和,有爵士乐的感觉。
 
通常左手拇指在吉他演奏时起支撑作用,并不参加按弦。但是演奏 Fmaj7 时需要我们用左手拇指按 6 弦,这对手掌不够大的朋友来说尤其困难,建议用琴颈较窄的民谣吉他或电吉他演奏。
 
拇指不用完全从指板上方按实 6 弦,那样太容易疲劳还影响其他手指按弦。只要从 6 弦的侧上方按下去,力度不用太大,足够让 6 弦清晰发音就可以了。
 
还有,左手四个手指都要准确按到位,不能影响相邻弦的发音。这里有个小技巧:如果试图所有手指都同时到位,很容易顾此失彼。我们可以按照实际发音的顺序按弦,每一步只专注于一根手指。先按拇指,然后中指,再无名指,最后才是食指。
 
这个和弦的学习可能需要很多时间。学习过程中感觉困难是很正常的。不要气馁,只要你能弹成功一次(不管多费劲),就一定能再成功第二次。通过有意识的练习,最终必定可以练到每次都能正确演奏。
 
 
第四小节又回到 C 和弦,注意后半小节有一些和弦外音,要用左手打弦和勾弦演奏。细节请看上面的乐谱。
《旧的童年》吉他谱第二页:
主歌前六小节
 
主歌部分是和前奏同样的四个和弦,但指法有些细微的变化,并重复一次。大家可以自己听录音和看谱学习。
 
有一件有趣的事:这首歌的主歌部分旋律和郁冬词曲老狼演唱的《来自我心》相似到了拍案惊奇的程度。
 
我们把两首歌都转成 Eb 调来比较一下:
 
如果五线谱不熟练,请看简谱:
 
你看,是不是如出一辙?我试了一下,直接放在一起当两个声部演唱也是严丝合缝。
 
郁冬的作品发表在前,两首歌我都很喜欢。以高晓松的实力,不至于抄袭自己的朋友。谁知道,也许这只是一个无心的巧合。
《旧的童年》吉他谱第三页:
主歌后二小节、副歌前四小节
 
副歌部分扫弦伴奏,用另一种切分节奏,不难掌握。
《旧的童年》吉他谱第四页:
副歌后五小节、间奏第一小节
 
间奏就是重复前奏,不再冗述。
《旧的童年》吉他谱第五页:
间奏、尾声
 
尾声部分和主歌的旋律、伴奏相同。
 
《旧的童年》吉他谱第六页:
尾声
 
最后分享一点音乐学习心得:不要满足于照着谱学习。乐谱只是对音乐极其粗糙的近似,有很多细节是无法在乐谱中一一标注清楚的。而音乐的感染力往往正是来自于这些点滴细微之处。
 
音乐是听觉的艺术。开动耳朵,一小段一小段地反复用心听原版录音,试着让自己的演奏复制原作的细节。久之你会发现自己发掘音乐细节的能力有所提升,演奏也会更有音乐性,更加动人。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老万故事会

老万故事会

156篇文章 18天前更新

老万,基层程序员。智商配置一般,主频较低,小内存患者。文化程度介于《知音》和《故事会》之间。偶尔写几个字,发在财新和微信公众号“老万故事会”(laowangushihui)。

文章